建设概况

1)建设思路

中心从旅游产业“智慧”发展的时代背景、“互联网+旅游”的发展趋势、旅游产业变革的人才需求角度出发,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求创新”的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要求,以专业培养方案、实验教学大纲为准则,以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网络通讯等技术为手段,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和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为抓手,坚持“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提出了“以虚补实、虚实结合、以虚促实、提升实效”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思路。

2)建设内容

旅游虚拟仿真教学中心结合旅游实验教学中心“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重点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建设:

1)“三横四纵”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2)“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建设;

3)“一体三化”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建设;

4)“校企协作”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5)“多位一体”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保障体系建设。

3)技术手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完成实验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对于旅游实验教学而言,其教学效果高度依赖于旅游活动情景。因此,旅游虚拟仿真教学主要采用以虚拟旅游情境的虚拟现实技术和围绕角色扮演的经营仿真技术,通过创建多类型的“景”与多角色的“人”,实现人机互动,完成虚拟仿真教学。

表1-1 主要虚拟仿真技术手段及其运用

技术手段

简介

在本平台运用

环境虚拟

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对景区、酒店、会展等旅游现实要素进行虚拟,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过程仿真

企业运营仿真沙盘,构建一个虚拟企业经营世界,以真实企业运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定义为规则,由参与者组成多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使用户能够模仿真实企业核心业务。

通过旅游企业运营仿真沙盘,创建虚拟旅游企业经营环境,将真实旅游企业经营博弈过程运用其中,使学生触及旅游企业运营核心业务。

图1-2 旅游虚拟仿真实验过程

4)实践途径

中心以“虚拟旅游环境,仿真经营过程”为建设方向,虚拟仿真技术团队通过自主开发、校企合作、二次开发等方式相结合,实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自主开发:中心依托我校旅游安全研究院(中国旅游安全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10余项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利用VRP虚拟现实技术、软件仿真技术,开发了旅游安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实现了对旅游安全中涉及高危或极端实验环境的仿真,不仅为解决旅游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需求,同时还为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安全培训等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图1-3 旅游安全虚拟仿真平台 图1-4中国旅游安全高峰论坛

校企合作:为解决旅游企业急需“有经验的人才”与旅游类专业学生“有业不就”的尴尬局面,中心联合旅游企业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虚拟仿真实验需求;联合晨鸟科技有限公司、中视典科技有限公司、润尼尔科技公司等软件企业,共同开发了提高实战能力的酒店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提供专业实践能力的景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会展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目前,三大平台已经成为培养卓越旅游管理人才重要保障。

图1-5 景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图1-6 会展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二次开发:利用三维辅助设计软件(比如SketchUp、UG、Tribon等)设计来自校外实践基地的旅游景区模型,嵌入已开发的不同虚拟仿真平台,更新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库,弥补实体教学不足。

图1-7 利用SketchUP制作的景区模型 图1-8利用SketchUP制作的景区建筑模型

定向开发:结合旅游实验教学中心“物小、事杂、点散”的特点,与北京润尼尔科技公司联合开发了基于J2EE架构的一款纯B/S结构的旅游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将实验教学、资产管理、教务管理等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了教务人员、实验室管理员、教师、学生、互动的网络化开放管理平台。

图1-9 旅游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门户网站 图1-10 旅游虚拟仿真实验管理平台

5)建设成效

经过多年建设,逐步建立起涵盖景区、酒店、旅行社等多类型旅游企业情境信息的旅游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拓展了人才培养空间,逐步成为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并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

表1-2 旅游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效简表

建设内容

建设成效概要

备注

实验资源

实验课程

基本业务模块:6门;

运营管理模块:9门;

发展前沿模块:4门;

详见2.2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

实验项目

学科基础型:37项;

综合设计型:91项;

研究探究型:24项;

教学模式

建立了面向“大旅游”(景区、酒店、会展、旅游规划)的三层次(基本业务、运营管理、发展前沿)的“三横四纵”实验教学体系。

详见1.3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特色与创新。

管理平台

提供面向四类对象(学生、教师、教务员、系统管理员)的集中心“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管理信息化、支持服务信息化”于一体的虚拟仿真实验管理信息平台。

详见4.1 校园网络及教学信息化平台(平台水平、主要功能)

实验队伍

数量:50人;

组成:实验教学教师、实验项目开发、实验技术指导、企业技术人员;

作用:教学与研究;设计与建设、运行与维护。

详见3.3中心人员信息表,3.4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队伍实验教学水平和成果。

管理体系

组织保障:校院二级管理、中心主任负责制

制度完善、管理规范

详见5.2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体系。

开放共享

共享开放式虚实仿真实验教学资源:

已共享专业:15个(校内);

已共享院校:7家。

2.5 目前教学资源共享的范围和效果;

2.6 进一步实现共享的计划与安排。